1.元素含量分析:Si含量(50-99.9%)、C含量(0.1-50%)、杂质元素(Fe≤0.01%、Al≤0.005%)
2.比表面积测试:BET法测定(1-2000m/g),孔径分布(0.5-100nm)
3.粒径分布检测:D50值(50nm-50μm),D90/D10分散系数(1.1-3.0)
4.热稳定性测试:TG-DSC联用(25-1500℃),失重率(≤5%@800℃)
5.电化学性能:首次库伦效率(≥80%)、循环容量保持率(≥90%@100次)
1.锂离子电池负极用硅碳复合材料
2.高温陶瓷用SiC/Si3N4基复合材料
3.光伏产业用纳米硅碳复合薄膜
4.核工业用碳化硅密封涂层材料
5.半导体封装用有机硅碳树脂
1.ASTMD3663-20(比表面积测定)
2.ISO13320:2020(激光粒度分析)
3.GB/T24583-2019(多晶硅杂质含量测定)
4.GB/T19466.3-2004(塑料差示扫描量热法)
5.ISO17560:2002(二次离子质谱深度剖析)
6.GB/T30836-2014(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测试)
7.ASTME2109-01(2021)(热重分析标准规程)
1.HitachiSU5000场发射扫描电镜(形貌分析@1nm分辨率)
2.MicromeriticsASAP2460比表面分析仪(BET法@0.01m/g精度)
3.MalvernMastersizer3000激光粒度仪(0.01-3500μm量程)
4.NetzschSTA449F5同步热分析仪(TG-DSC联测@0.1μg灵敏度)
5.BrukerD8AdvanceX射线衍射仪(结构分析@0.0001步进精度)
6.PARSTAT4000电化学工作站(10μA-2A电流范围)
7.ThermoFisheriCAPRQICP-MS(ppb级元素分析)
8.Agilent5500原子力显微镜(纳米级表面形貌表征)
9.LECOONH836氧氮氢分析仪(ppm级气体元素测定)
10.MettlerToledoTGA/DSC3+热重分析仪(1600℃高温测试)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资质报告。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以上是关于硅碳材料检测相关介绍,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,可以咨询在线工程师提交您的需求,为您提供一对一解答。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。
1、拥有完善的检测服务体系,科学、严谨、认证。
2、我院对已出过的报告负责。
3、提供编写MSDS报告、TDS报告服务。
4、检测服务领域广,可参考标准多(国标、企标、通标、工标、国际标准等)。
5、周期短,费用低,方案全。
6、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,数据更加科学准确。
7、全国上门取样/现场见证试验。
8、资质全,团队强,后期服务体系完善
1、工业问题诊断:包括失效分析、科学诊断、数据验证等,可以快速检测出产品问题,尽快止损;
2、其他鉴定服务:协助相关部门证据链补充、证物材料补充、质量检测、样品分析;
4、研发使用:试验经验丰富,试验设备多,为科研工作提供数据支持;
3、高校论文:提供研究性实验数据、分析服务,给论文提供科学依据;
5、投标:检测周期短,准确性高,出具的第三方检测报告合法合规;
7、控制材料质量,进行产品内控,降低成本、风险。
1、与工程师沟通,确定具体的试验方案,我方报价;
2、双方签订委托书,我方接收样品;
3、进行细节沟通,我方进行试验测试;
4、试验测试完成,出具检测测试报告;
5、委托完成,我方提供售后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