头盔冲击吸收检测

关键字:头盔冲击吸收测试周期,头盔冲击吸收项目报价,头盔冲击吸收测试范围
所在栏目:其他检测
发布时间:2025-07-23
信息来源:北检院
字体大小: | | | 复原

点击量:100
想要了解最新报价?
想要咨询报告模板?
想要了解最新报价?

检测项目

冲击吸收性能:

  • 动态冲击测试:峰值加速度(≤300g),能量衰减率(参照ISO10256)
  • 能量管理:吸收能量(≥100J),冲击持续时间(≤6ms)
穿透阻力:
  • 穿透测试:穿透力(≥3000N),穿透深度(≤5mm,参照ASTMF1447)
  • 冲击分布:应力集中系数(≤1.5)
固定系统强度:
  • 保持力测试:拉伸强度(≥1500N),延伸率(≤15%)
  • 释放机制:解锁力(50-100N),循环次数(≥5000次)
视野测试:
  • 视场角度:水平视野(≥210°),垂直视野(≥80°,参照GB811)
  • 光学畸变:失真系数(≤5%)
材料耐久性:
  • 耐候性测试:UV老化后强度保留(≥90%),温度循环(-30°C至50°C)
  • 耐磨耗:表面磨损量(≤0.1mm,参照EN1078)
环境适应性:
  • 湿热测试:湿度95%下冲击性能变化(≤10%)
  • 低温脆性:-20°C冲击吸收(参照ASTMF1447)
冲击分布分析:
  • 应力映射:峰值应力(≤50MPa),分布均匀度(≥0.8)
  • 能量分散:能量吸收比例(≥70%)
舒适性测试:
  • 通风效率:气流速率(≥10L/min)
  • 重量分布:重心偏移(≤5mm)
安全认证:
  • 合规性验证:冲击阈值(参照ISO10256)
  • 标签耐久性:粘附力(≥5N)
附加防护:
  • 抗旋转性能:旋转加速度(≤5000rad/s²)
  • 边缘强度:断裂力(≥2000N)

检测范围

1.摩托车头盔:重点检测高速冲击下的吸收能力和固定系统强度,确保峰值加速度达标。

2.自行车头盔:侧重低速冲击能量衰减和通风性能,验证轻量化材料的耐久性。

3.工业安全头盔:针对穿透阻力和环境适应性,检测化学暴露下的强度保留。

4.运动头盔(如滑雪):强调低温冲击性能和视野测试,确保极端环境下的保护效果。

5.军事头盔:聚焦高能量冲击吸收和抗爆性能,验证多层材料的能量管理。

6.消防头盔:重点测试耐高温性能和视野清晰度,评估高温冲击响应。

7.建筑头盔:侧重静态强度测试和耐磨耗性能,确保长期使用下的安全性。

8.儿童头盔:针对小尺寸冲击吸收和舒适性,验证低冲击力下的保护阈值。

9.电动车头盔:强调中速冲击能量衰减和重量分布,检测电池兼容性。

10.特殊用途头盔(如攀岩):聚焦抗旋转性能和固定系统可靠性,评估多点冲击分布。

检测方法

国际标准:

  • ISO10256:2020头盔冲击吸收测试方法
  • ASTMF1447-18头盔安全标准
  • EN1078:2012自行车头盔安全要求
国家标准:
  • GB811-2010摩托车乘员头盔
  • GB24429-2009运动头盔安全要求
  • GB/T2812-2006安全帽测试方法
(方法差异说明:ISO10256使用固定冲击速度5m/s,而ASTMF1447采用可变能量级别;GB811要求冲击加速度≤300g与ISO一致,但穿透测试力值不同;EN1078注重低速冲击,GB标准扩展至环境测试。)

检测设备

1.冲击测试机:型号HT-200(冲击速度范围0-10m/s,精度±0.5%)

2.加速度传感器:型号AC-500(测量范围0-500g,采样率10kHz)

3.穿透测试仪:型号PT-150(穿透力范围0-5000N,分辨率0.1N)

4.万能材料试验机:型号MT-300(载荷范围0.1-5000N,应变控制精度±0.2%)

5.环境试验箱:型号ET-100(温度范围-40°C至100°C,湿度控制10-95%)

6.视野测量系统:型号VM-80(角度分辨率0.1°,视场校准精度±1%)

7.磨损测试仪:型号WT-50(磨耗速度0-100rpm,磨损深度测量±0.01mm)

8.高速摄像机:型号HC-1000(帧率1000fps,分辨率1920x1080)

9.旋转测试台:型号RT-60(旋转加速度范围0-10000rad/s²,控制精度±1%)

10.通风性能测试仪:型号VP-40(气流速率测量0-50L/min,精度±2%)

11.温湿度记录仪:型号TH-200(温度精度±0.5°C,湿度精度±3%)

12.光学畸变分析仪:型号OD-30(失真系数测量0-10%,校准误差≤0.5%)

13.应力映射系统:型号SM-90(应力范围0-100MPa,分布均匀度分析)

14.能量分析仪:型号EA-70(能量测量范围0-500J,分辨率0.1J)

15.循环疲劳测试机:型号CF-80(循环次数0-10000次,力控制±1%)

北检(北京)检测技术研究院【简称:北检院】

报告:可出具第三方检测报告(电子版/纸质版)。

检测周期:7~15工作日,可加急。

资质:旗下实验室可出具CMA/资质报告。

标准测试:严格按国标/行标/企标/国际标准检测。

非标测试: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。

售后:报告终身可查,工程师1v1服务。

以上是关于头盔冲击吸收检测相关介绍,如果您还有其他疑问,可以咨询在线工程师提交您的需求,为您提供一对一解答。

注意:因业务调整,暂不接受个人委托测试,望谅解(高校、研究所等性质的个人除外)。

服务优势

1、拥有完善的检测服务体系,科学、严谨、认证。

2、我院对已出过的报告负责。

3、提供编写MSDS报告、TDS报告服务。

4、检测服务领域广,可参考标准多(国标、企标、通标、工标、国际标准等)。

5、周期短,费用低,方案全。

6、支持定制化试验方案,数据更加科学准确。

7、全国上门取样/现场见证试验。

8、资质全,团队强,后期服务体系完善

报告作用

1、工业问题诊断:包括失效分析、科学诊断、数据验证等,可以快速检测出产品问题,尽快止损;

2、其他鉴定服务:协助相关部门证据链补充、证物材料补充、质量检测、样品分析;

4、研发使用:试验经验丰富,试验设备多,为科研工作提供数据支持;

3、高校论文:提供研究性实验数据、分析服务,给论文提供科学依据;

5、投标:检测周期短,准确性高,出具的第三方检测报告合法合规;

7、控制材料质量,进行产品内控,降低成本、风险。

试验流程

1、与工程师沟通,确定具体的试验方案,我方报价;

2、双方签订委托书,我方接收样品;

3、进行细节沟通,我方进行试验测试;

4、试验测试完成,出具检测测试报告;

5、委托完成,我方提供售后服务。

检测流程

检测仪器(部分)

实验仪器

实验仪器-手机

合作客户(部分)

合作客户

上一篇:铅镉砷汞原子荧光光谱筛查
下一篇:介电损耗因数介质损耗角正切值测试

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beijianceshi.com/bjcs-info/29720.html

同心共济 互利共赢

合作客户

合作客户1
合作客户2
合作客户3
合作客户4
合作客户5
合作客户6
合作客户7
合作客户8
合作客户9
合作客户10
合作客户11
合作客户12
合作客户13
合作客户14
关闭按钮